”一向被认为商业化进程缓慢的快手,在程序员节这一天终于宣布加速
快手公司创始人兼CEO宿华表示:“经过一年多摸索,快手商业化提速,即将推出快手营销平台
我们希望通过提供商业能力,让用户在快手社区有更加丰富的体验,实现更大的价值
据快手提供的数据:年初,约有%的用户可以在快手看到广告,现在这个比例是%,预计年底会进一步增加
事实上,快手在过去两年已经陆续推出了很多商业化的尝试:“每个月就有迭代出新”,已经推出信息流广告、粉丝头条、“快接单”平台、商业号、快手小店等等
不过随着拼多多、趣头条的上市,四五线居民的消费潜力正在引起更多关注
事实上:这个时间节点上,短视频整体的用户增长进入了瓶颈期,新的短视频平台又来势汹汹,快手正在与时间赛跑
一、快手商业化要怎么做要从百度、今日头条领地里切下互联网广告的肥肉,快手有哪些准备
快手与目前互联网广告市场中几大玩家的共同优势是:大流量(快手DAU达到.亿,每天上传的视频余万)+大数据(快手以普惠原则的数据分发机制著称,精准推荐技术有深厚积累)
快手商业化生态营销负责人潘兵伟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广告体系的信息流广告、话题标签页和粉丝头条,是在公域流量中提高广告的效力;而快手商业平台则进入私域流量领域,基于快手高粘性、高信任度、高忠诚度的社交生态——快手定义其为“老铁生态”
据快手商业化负责人严强介绍:快手目前的广告可以实现.%的预期达成率,未达成则会进行赔付
粉丝头条,是面对C端用户的信息流产品,帮助用户的作品登上头条,具体玩法类似微博的粉丝头条
而信息流广告早在年月就开始公测,但一直比较克制而在长效营销部分,快手从两条路径出发:()社交生态围绕“老铁经济”,通过快接单红人与广告主,通过快手小店满足用户强烈的电商需求
快接单年月就已上线,是帮助商家和网红匹配投放的自主交易平台,类似于抖音的星图平台
目前用户的快接单权限只能由官方审核开放 快手小店刚开通时,外界一度将其解读为快手商业化的重要一步目前来看快手小店可以接入淘宝、有赞(提供H界面直接在快手中完成购买)和魔筷TV(跳转到小程序,帮助完成完成裂变和粉丝沉淀)第三方平台
而在此次的商业化战略布局中,作为电商并没有作为盈利的重点,而只是广告营销体系的补全
尚品宅配、魅蓝、小米、京东、淘票票、滴滴、蒙牛、小鹏汽车等都已入驻
其中小米各地的线下店更是形成了账号矩阵,线上线下联动获客据快手介绍:平台专门成立了工作室,帮助账号打造人格化的、更适合快手平台的内容
快手已经进行了两年的商业化探索,而今才宣布“是商业化元年”,高调切入社交广告这一千亿级大市场
一时间,快手初代网红的名利场进入到大众视野,天佑成为全网T流量网红
快手的营收也随之爆发 直到今年,快手又上线游戏直播宿华去年对外接受采访时说过:当时快手平台有三种变现模式,按重要性程度排序分别为信息流、粉丝头条和直播,理由是“排在前面的更加普惠,可以与更多商业伙伴一同受益
”这传达出快手最高层对商业化路径的方向规划,但实际上,直播当时才是快手的现金奶牛
魏武挥之前断言:“中国互联网,合法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三个半:游戏、广告、电商以及互联网金融
”快手不差钱,其商业化的焦虑是发展直播之外的变现模式为了更好地用技术赋能广告营销能力,在推进商业化的过程中,快手也进行了一次内部组织架构调整
这个技术中台以及整个快手商业化机制尽力在确保用户体验和商业需求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在未来,这一商业化中台机制还将被用于支持更多快手系产品的商业化,包括A站等
而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快手始终在强调,用户体验和商业诉求的平衡:用户体验、平台创作者的收入、商业客户的目标达成,用户永远是第一位的
快手曾经表示:平台用户对广告抵触度远没有一线城市用户那么高 而现在,快手表示:技术解决问题“用户体验量化体系”下,单条推广播放时长、点赞、评论等更活跃,推荐机制和竞价机制会进行倾斜,好的商业内容是要能够融入快手生态的,是快手用户喜闻乐见的
社交广告是一个互联网巨头都在争夺的千亿级大市场易观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年度综合分析》预计: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为亿元,到年增长到亿元
其中社交广告年市场规模为亿元,到年将增长到亿元 快手要成为互联网社交广告的新玩家,有AI和社交生态两大优势 可以想见,短视频平台对中国广告市场秩序的重建力度将非常之大三、快手最大的敌人尽管快手的用户下沉属性显著,但在商业化过程中,快手并不打算大规模“下沉”到一线的地推销售
有媒体曾报道去年月,快手开始招聘销售岗位 不过至少目前看来,快手并不打算建立起庞大的销售团队快手商业化负责人严强表示:快手做任何事永远会选择最轻的模式,现在针对一些本地的商户,主要是提供自助的广告平台服务;针对品牌客户则主要依靠代理商和合作伙伴来服务
而除了已公布的商业化探索,快手在其他已有的行业动向方面还未见大动作
迷恋算法的今日头条在广告市场撕下一个大口子,收入爆炸式增长,而加入短视频武器矩阵后,势头更猛
老牌广告营收巨头百度加码“AI+信息流”后,营收再次获强力驱动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缓慢、谨慎的商业化背后,也是快手始终在坚持普惠、用户为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