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以抖音为例,说一些用户包装所涉及到的一些技巧,~.给自己设置好清晰的定位和个性标签,并且一直坚持抖音本质上就是一个社区,每个短视频其实就是一个帖子,只是换了一个更直观、效果更好的展示方式而已
我见过很多人,什么类型的内容都发,什么话题都参与,很随性,但却从来没考虑过到底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抖音冲击最大的还有一个平台,就是微博,我记得当年很多人把微博当日记用,但凡是这么做的,没有一个能火的
所谓定位,就是你想在大家心中树立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个形象一定是差异化的,在你的粉丝中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
怕老婆的男人有很多,但忠哥怕老婆怕的却很可爱,其实他是爱老婆,看过他视频的人都能感受到
不得不佩服,忠哥绝对是一个戏精 山村小杰、万能子墨:秀恩爱 一言不合砍竹子,靠才艺秀恩爱,这简直就是在虐狗 我一向很不喜欢秀恩爱的人,但他们秀的却让我不得不关注 李子柒:美食界的一股清流因为秀是不怕的,怕的是拼啊,不拼不要紧,一拼你就变成别人的背景了,这才可怕
相信这年头,每个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 抖音上最具正能量的莫过于王子清我挺佩服这人的,说实话,我们的国家还有太多人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世俗的喧嚣,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这类人群
.努力打造至少一件属于自己的作品这点在很多以唱歌、跳舞而走红的人身上体现地会更加明显:莉哥:一首《让我做你的眼睛》,被点赞了多万次,从此不可收拾,如今粉丝已经超过万
莉哥的形象属于很能吸引男生的类型哥:一首《我的将军啊》,被点赞了近万次,一首《》,被点赞了多万次,如今粉丝已经多万
夏夏:丽江手鼓美女夏夏的一首《小宝贝》,有阵子抖音上全是她的视频
只可惜她本人的号不怎么火在一个平台上,能有一首被广为传唱的作品其实是很难的,你不但要把原唱PK掉,关键还要把所有翻唱这首歌的人PK掉,这不仅要靠实力,还要靠机缘
从包装这个角度上讲,你必须倾尽全力,把你自己最擅长的这个点做到极致,跟我们互联网所讲的做爆款产品没什么区别
还有一点,你的所有资源也需要往这个点上倾斜.为自己造势,营造一种全民参与的感觉心理学上有个典型的现象,叫从众效应,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营销都利用了这个现象,比如小米的很多营销模式
抖音最早一直到现在有很多神曲,很多人都借此模仿,但却基本上没有让某个个体走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种情况大家只注意到那首歌或者那个舞蹈了,不太注意到某个人
我们再看一些能够走红的人,是怎么利用从众效应走红的:宁哥(摩登兄弟):如果你看过宁哥的视频你就会发现,他的很多视频里,都是有一堆粉丝,尤其是女粉丝的
西瓜妹(专属小可爱):我看过无数个模仿她的《花桥流水》的那个视频,全部完败,不得不说,她的表演太到位了,模仿的越多,她粉丝就越多
再就是和她合拍的人也超多,不知不觉,粉丝过万了()创意固然重要,但不要执迷于创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创意让一个人、一件事火了,那么第二人、第二件事再火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网民的口味和需求也是提升的
谁都知道,创意是最难想出来的,还得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而定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不同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亮点的 有时候,坚持更加难能可贵,更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很多老戏骨,几十年如一日,不是为了而火,反而最后火了()火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的,莫强求年奶茶妹妹走红,其实是有特殊背景的
那年走红的美女特显浮躁(具体不点名了),与之相比,奶茶妹妹简直是一股清流
具备火的潜质的人有很多,但很多人就是火不起来,这里面有很多都是机会、机缘的因素
()适可而止网络并不是我们的全部,最终我们都还要回归生活的 想出名是要付出代价的,出名了更要牺牲更多的东西一个龅牙妹,让刘子璇年前的一首《嘴巴嘟嘟》火了,结果龅牙妹把抖音注销了
总结今天讲的这些东西,有些是基于我们之前的工作经验,总结而来,有些是玩抖音积累的一些小心得
网络其实一个奇妙的东西,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我们在利用学习、工作,慢慢它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抖音满足了用户的哪个需求 因为无聊,因为内心的极度空虚先说到这里,希望今天讲的东西对大家能有帮助,能够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