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我们俨然已从传统的搜索引擎实现信息获取,转化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沟通、互动中,社交成为信息传播中的核心纽带
社交是人类判别自我存在价值,定位自我认同自我的一个必要之物社交应用一般是通过创造条件或者提取用户本身一些特征和因素,来进行用户间连接
最常见的,例如:基于地理位置、消费喜好、间接好友关系等,让原本相互陌生的用户之间先形成弱关系
从左到右依次为:云音乐-附近、即可-基于关注的内容推荐、F-共同好友
信息信息是社交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反之信息也可以促使社交的建立 关注内容为主的社交,主要是为了获取或消费信息以图片类信息为例,为了优化内容、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各种滤镜、贴纸、道具应运而生
例如:市面常用的美图秀秀、、、F等展示的过程通常伴随着消费,作为口碑级图片共享服务平台,、LOFTER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展现,在细节上都是做足了功课
尤其是后者者,本身并不具很好的图片生成加工能力,却能吸引到众多用户在此分享创作
除了基本的浏览、评论、点赞等消费操作,图虫支持以有偿壁纸的形式上传图片,通过付费下载让图片实现消费升级
从左到右依次为:美图秀秀、、图虫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相互作用的方式
根据用户留在带有社交属性平台的目的,可以将产品分为两类:关系型社交和内容型社交
无论是哪种类型,无非是关系、信息、互动三者之间的有机组合关系型社交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使用产品是为了和其他用户建立或维系关系、产生互动
关系链为核心的产品门槛通常都很高,让用户在全新的世界里建立关系并能映射到真实的生活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情
在我国关系型社交腾讯一家独大,偏向即时通讯工具,而则越发趋于年轻化
内容型社交中,用户的第一目的是为了获取内容 即便是在互动中形成了固定关系,也是为了更方便的进一步获取信息内容信息是内容型社交的传播载体,从最早时期的贴吧论坛到如今各种流媒体形式,我们获取内容的类型和方式都在不断发展
基于不同的信息载体和领域细分,演化出了各个领域的代表产品,大致可以分为:近年来今日头条可谓是大手笔、强转型,攫取用户流量异常凶悍
从某些方面来说,他可以算作是内容型社交产品中的一个典范透过头条的这些大动作,我们多少也能对此类产品的的发展方向窥探一二
最终理解和得出符合平台规则的用户特征和偏好,从而向用户推荐感兴趣的信息
头条的推荐机制主要基于:主题相似性、用户职业、年龄、地理位置、内容关键词、平台热门、社交好友关系、长期兴趣、相似用户习惯列表、消费时长、停留时间、评论、点赞…等
号称通过社交行为分析,秒内计算出用户兴趣,通过用户行为分析,用户每次动作后,秒内更新用户模型
配图来源于网络: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推送三、促进UGC内容生产,活跃底层用户今日头条以资讯分发起家,如今以分钟的用户平均时长已然超过了F
年月日,今日头条发布了“关于简化头条号注册流程并取消新手期”的公告
其次,微头条首页增加了“热点话题”的热度榜,在微头条的顶部实时更新
众所知周,UGC内容的产生可以提升平台社交氛围,但高质量的信息才是用户留在平台的关键
内容平台的内容质量决定了该平台的质量,知乎是整个国内互联网平台上优质内容的集散地,以造血大V见长
大V不但是平台内容输出的保障,同时他们也自带用户流量 利用平台打造自己的粉丝圈,通过内容进行变现目前看来,被今日头条挖走的这些大V在一个并不以专业见长的平台上挥洒汗水,最终是否真的能另起新家不得而知
五、内容管辖、体验升华每个内容社交平台想必都曾有过一段用户体验不佳的时期,微博更是一度沦为被用户抛弃的社交平台
UGC的引入会让平台上的内容变得鱼龙混杂,生产口径的放大需要加强对内容的审核管理
面对产品的变革,多少都会对用户的已有习惯产生影响,至于用户是否愿意接受改变并且粘性越来越强,还是因此放弃产品,另起炉灶
产品和用户之间是一个彼此训话,不断进化的过程 作为设计者我们需要时刻关注产品体验,思用户所想、为用户而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