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自年创立至今已经年,业务形态也在随着市场环境和行业政策一直演变迭代
即使在去年小红书下架阶段,山寨版“小红书”层出不穷,但是一经上架仅有三天就冲到了苹果社交下载榜单的第一名——可见用户对小红书的依赖,小红书也已经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壁垒
年,小红书上线“福利社”自营商城,将用户从分享笔记导向购买,开始其“社区+电商”的模式
但在之后的几年里,跨境电商政策逐步收紧,阿里、网易等大公司也相继涉足跨境电商
小红书于是深挖自己的内容优势,也改为今天的“标记我的生活”,即定义了平台最大的优势:标签笔记的传播——即内容文化的输出,同时借助各种营销手段吸引了大量流量
随之而来的如何流量变现给平台创收的问题也一直促使小红书进行探索,因为过度依赖单一的广告创收模式会影响用户使用的直观感受和对平台信任度
随着G时代来临以及近期疫情刺激的直播风口,比起滤镜过重的图片和不够直观的文字,视频已经成为内容输出的第一主力
据官方公布的%以上是后,并持续快速增长,说明像笔者一样的后现在已经成长为关注热点、新款爆款且具有支付能力的群体
如果把商品信息本身也当做一种内容,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追根究底,总结使用小红书的用户心理如下:内容接受方:社交和情感的需求,围观感兴趣的内容,表达认同欣赏甚至追随;内容生产方:尊重需求,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渴望被尊重和鼓励,乃至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内容认同方:自我价值的追求,认同博主所传递的文化价值:比如何为美,如何健康生活等等,即自己也想成为这内容所展示的一类人,想拥有这分内容所承载的一种生活
正是有内容生产方产生优质信息投喂、吸引接受方,而接受方在一系列社交行动中表达自己对内容的需求和态度,才形成小红书上各方用户对平台文化的认同和正向激励
这也是小红书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资源如果小红书能做到给一二线城市精英男性推送运动健身、游戏解说等他们关心的话题,或者给四五线城市的、后提供与本地为数不多的商场合作促销的导购和探店信息,给予本地消费者实惠和便利的体验,也许能扩大用户基数,带来更多层面上的增长
另一个就是引入新的技术或者新的活动和原有业务相结合,比如现在测试的直播是否能和一直火热的VR结合,在直播中创作更多主播和看客的互动,提升留存率;是否可以在电商平台加入营销活动或者签到的小游戏,主题可以选择公益或者打榜来进行包装,因为我觉得一般具有消费能力的人会选择把时间放在更有意义的休闲方式上,而不是拼多多式单纯的“薅羊毛”
当然,这些只是脑洞,具体能否实现是需要商业意义上更严苛审视的 三、盈利模式先有核心服务,才能衍生出赚钱的方法企业号因为我本人没有实际接触,只能从网上消息的直言片语去推断小红书为想要借助平台的用户提供了从营销、商品到交易链闭环的后台服务体系
这样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自己相关的数据看板,从而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推广服务,而平台便可以从此获利
自年初电商体系改革后,小红书推出了福利社、新品册、限时购等刺激手段,保留了自己全球直采的业务,同时与品牌合作推出专属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赚取了大量差价;并在上海商场开设线下体验店,重金请来赵又廷来体验制造噱头,但是近期上海的体验店已经关闭营业,看来线下和线上的盈利差异还是很大
()内容主题针对最主要的具有高消费能力的女性核心用户,时尚、护肤、旅行、健身等等当下热点话题永远可以在小红书上找到大量优质的笔迹内容
根据不同的需求场景、用户习惯,这些主题往往是裂变式的正是这张织起的内容云图,涵盖一个品类下众多爆款和小众的产品,给用户最全面最接地气的推荐
不仅仅是女生,男性用户也渐渐被小红书的内容吸引正如文中之前提到,内容无性别、地域之分,只是对内容感兴趣的人聚成了圈子,只要投喂高质量的内容,就能牢牢掌握这些用户
同时,一些精心排版(例如插入表情包排序)的文字介绍,也非常符合使用者的心理和表达习惯
现在小红书的小视频播放形式与抖音类似,单个无限循环式+上下滑动切换,这种沉浸式的交互对用户来说很容易上瘾
但是小红书的好友社交并不是主流,如果通过丰富“好友在搜”,“同龄在搜”,“附近在搜”等模块获得更多的用户行为信息,相信这种算法可以更加精准化
()内容包装小红书的内容现在还是局限于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分享,如果可以再多开发一些内容包装形式,例如推出最实用的某某好物榜单、最美眼妆榜单、小众而优美的旅行地、最美旅行地的夕阳照片等等,营造带有某些主观色彩的生活情调,鼓励用户打榜参与——因为当炫耀本身的价值被提高,就越能体会到炫耀带来的快感
或者可以利用AR技术展示耳坠,手表等饰品,提升用户体验,并增加使用的趣味性
. 用户运营小红书的用户一类分为生产内容的人,包括PGC(专业生产内容):即小红书官方建设的垂直账号,如薯队长、穿搭薯、视频薯、娱乐薯等等;和PUGC(专业用户产生内容),包括平台请来入驻的明星、MCN机构的网红或达人以及平台本身培育的用户——这些人才是平台生产优质内容的主力军
她们本身具有的个人品牌效应便能为平台带来巨大流量另一类用户就是普通的拔草女(男)孩了:作为一款社交属性很强的平台,小红书鼓励用户发布、分享、点赞、转发、收藏、评论等等行为,设置了十级的用户成长体系
在升级打怪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在激励有创作能力的用户成为新的PUGC,生产更多优质内容在平台传播,形成正向的循环激励
引用自小红书用户等级.电商运营众所周知,小红书的电商之路走得比较坎坷:从成立初跨境电商的初出茅庐,到上线福利社后盈利能力的提升,却又因为供应链问题、价格不够优惠而常常曝出“假货”、“退款失效”的问题
用户并没有完全信任小红书的电商平台,往往是通过内容种草,而选择淘宝、京东等大平台拔草,造成小红书变现能力迟迟显得有些疲软
同时,可以发现许多笔记内容开放了淘宝的购物链接,淘宝链接中看到带有小红书标记的种草评价
近日LV刚刚结束在小红书上的直播,因为其受众就是小红书上这样精致白领用户
以下表格中详细地从场景、需求和业务价值的角度对三大功能分类(内容传播、社区交流、在线购物)和其包含的功能点进行分析:如上表的详细信息,基本型需求就是小红书做内容和电商领域最小版本的核心功能,随着用户体量攀升,会逐渐挖掘用户期望的需求,以及调研设计哪些兴奋型功能可以一出手解决大量用户的痛点,或者符合时代潮流——如果一个A有几个的这种功能做的很出色,就足可以成为竞相追捧的弄潮儿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小红书的亮点功能主要是笔记标签、推荐笔记、社交数据展示、会员体系的构建等,而所包含的业务价值从平台角度就是为了尽可能为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甚至定义用户需求的服务,这种需求可能是信息本身的需求,也可以是信息展现形式的需求;而从用户角度就是为了如何高效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优化建议:)增加优质内容打赏功能:小红书上有能力的创作者很多,但是也有很多作者付出了很多,却苦于从这些内容中获得等值的回报
针对这一场景,平台需要设置对内容的审核和评分机制,针对优质内容应当给予创作者更直接的途径去证明创作能力以及获得更多经济鼓励——打赏功能就是读者对创作者最切实赞赏的表达
)增加视频内容互动功能:如果只是单纯的播放视频,用户可能仅仅是对视频传达的内容进行筛选,看看是否感兴趣,除非特别感兴趣一般不会点开评论区查看
如下图的标签点击会引流到影评的H页面,我觉得可以增加长按标签弹出标签相关的功能,从而丰富标签的玩法,而不是现在仅有的展示和引流的作用
建议可以增加记录功能,重新进入从上次播放点开始,并内提醒是否从头播放,这样对用户更加友好
()笔记管理在“我”的页面,可以滑动切换查看笔记、收藏和赞过页面,很方便
建议在笔记页所有笔记后增加“+”按钮,增加笔记分类的功能,适用于笔记的个人管理
同时长按标签,实现笔记标签的编辑功能,包括“改”和“删” 发布笔记后,会自动跳转到“关注”页,而不是在“我”的页面体会设计师的用意可能是想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用户去逛,增加用户在首页(内容页)停留的时间
在笔记列表页笔记采用错位瀑布流展示,长按笔记会弹出不感兴趣等功能的标签
当刷的累了,直接点击“关注”、“发现”、“附近”T,即可自动回到顶部并进行刷新,我觉得这一交互细节做得非常好,因为阅读的专注力是短暂的,快速的刷新可以更新用户浏览的零点,增强用户黏性
()瞬时动态发布入口有两个,一个是“我”的“分享瞬间”按钮,一个是主页左上角的图标,建议在图标上增加提示动效,比如旋转或者扩大缩小,提示用户这个功能在这里
()商城页面小红书电商体量没有淘宝大,但是商城首页仍是觉得有些凌乱
我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首页轮播B海报图较小,而中间的营销海报相比却很大,几个入口堆叠影响美感,建议营销活动的展示模块可以继续优化
我的优化方案请参照上节商城模块的原型图()消息页面消息对话框左滑是删除,建议增加右滑消息置顶功能,可以让用户选择置顶比较关心的人的对话框
六、未来展望.深化内容领域的优势小红书的笔记内容是最吸引用户的模块,但是很多人也知道有时候“软文”泛滥,一些创作者违背初衷为收取广告利益而撰写不实或者部分虚假甚至违规的内容,等到用户拔草时却发现根本品质不佳,这种状况造成了部分用户的流失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小红书某些网红博主输出的文化价值观偏向虚荣、物质,总是营造一种炫耀精致的人生,不利于学生群体的识别和发展
知乎高票问答“你为什么卸载小红书 ”下各种回答,比较尖锐的指出了社区文化在传播时出现的一些畸变在经过去年下架整改之后,小红书肯定会继续深化自己在内容领域的影响力,完善内容审核机制,提高内容传播的门槛
只有正确的引导和监管,既不放任纵容也不矫枉过正,才能树立好的社区文化氛围,才能在竞争中挣取一席之地
尽管小红书难以和淘宝京东、拼多多这种巨头相争,但是利用内容优势与他们达成合作也不失一种好的策略
同时从网上的资料看,小红书从年年初就一直孵化“小红店”项目,利用小程序平台从网红零食切入为三方店家提供服务
根据小红书小红店的官方账号显示,于年年底开展“带货达人”和“好物分享官”计划,招募喜欢分享会挑好物的达人选择爆款、热款、好款对朋友圈的朋友进行推广,小红书提供商品、内容、物流和客服等支持
这也是站在小红书本身的种草拔草的优势上进行一次升华,只不过针对的不是原来的公域流量,而是朋友圈、群这种私域流量
这种推广或许单个单元体量不大,但是熟人口碑效应确实更有事实种草的优势,应该综合利弊的角度去考量
.直播模式的试炼据网上资料显示,在小红书企业号直播需求收集调查表上,小红书官方提供了个直播内容模块,分别是云上课、云健身、云光逛店、商品展示、知识分享、电商卖货和其他
这些可能是因为小红书直播的发展并不是最先的,而且直播模式只是出于试水阶段,并不像抖音、快手那种已经开始在主界面强推直播
个人认为小红书可以在直播内容上深化分层和推荐,给用户推荐她感兴趣的直播,例如学生群体就多推荐些英语、实惠穿搭、云学习打卡等直播,保证直播文化的输出不会影响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