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入内容创作者的视角,分析电商这一盈利模式中的难点与它的破解方式,以期帮助创作者拓宽商业化边界
在内容创作者看来,短视频+电商的核心在于,当电商作为短视频的盈利模式之一时,如何通过IP的号召力,通过自研或代理的产品收获更高交易额
而电商平台关心的是,如何将短视频这一当下最主流的媒介形式,替代图片做产品展示来促进购买
怎样进入短视频平台、社区收割精准的流量▲快手X有赞一、电商+短视频,“联姻”如火如荼今年MCN与短视频平台的目光齐齐地指向了变现,经过了前几年的内容孵化培育,大多数MCN也正式进入到效果验收的阶段
在内容播放页及详情页,观众可通过跳转至电商平台,内嵌的商品橱窗功能完成消费行为,这些举措除了稳固创作者也增添了平台收益
减小大多数创作者,尤其是处于腰部以下的缺乏自己搭建平台的创作者的变现门槛,为用户营造的消费场景,将其价值最大化
▲抖音X淘宝另外,电商平台也在加速商品展示短视频化的进程,淘宝总裁蒋凡在今年月的淘宝大会上表示未来淘宝%的内容可能都由视频承载,京东发布报告表示京东商城的短视频用户在年预计将超过%
但如果短视频平台上全都是售卖行为,它就失去了原有的娱乐社交属性,使得用户体验变差,容易导致用户流失
而如果电商平台上内容过多,就会打扰用户的消费流程 这些都是正在考验双方的问题二、差异化、标准化、规模化差异化、标准化、规模化是短视频电商的大核心难点
什么样的短视频内容适合做电商从内容特性上来看,测评类内容的受众有着较强的消费目的,而休闲类内容的用户在决策时没有那么严格的参考标准,毕竟是“花钱图一乐儿”
目前头部的美妆达人多数都拥有自己的店铺,知名度较高的,如:张沫凡、B董子初、俊平大魔王等达人已推出了自己的品牌
休闲类内容可以拓展的领域有搞笑、美食、影剧评等,适用于休闲场景的零食、好物、日用品、小家电都可以是选择对象
比如:生活方式博主B研究所的热销产品是便携式小火锅、红油豆皮这类方便食品,而美食博主李子柒、野食小哥更是深化IP推出个人品牌,收获众多拥趸
确定好范围后,我们来看摆在短视频创作者之间最现实的问题:如何保持良性稳定的收益
差异化、标准化、规模化是短视频电商的大核心难点 内容、销售渠道与其他玩家的有什么不同,这是差异化 产品的质量以及单间产品之间的差别,这是标准化 保持产量,保证整体能够健康运转,这是规模化 前者强调的是内容,后两者强调的是供应链.差异化 做品牌是最易与同赛道玩家拉开差距的方法,你可以选择做李子柒、野食小哥那样的IP品牌,也可以选择以一条为主代表生活方式的传统品牌
素有“仙女”之称的李子柒,店铺上线首周、仅上架款产品的情况下销售额破了千万,成绩亮眼
近来李子柒与朕的心意·故宫食品达成合作,延展品牌表达,在差异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除去个人IP,还有以内容调性组成品牌符号的IP,比如:提到一条时,观众会将它与“格调”、“品质”在一起
这个模式对于当下入局的创作者来说,可能门槛稍高,毕竟获客成本已经非常高了
用户消费内容时并非带着购物的目的,那么只有当创作者将产品的趣味的用处表达出来后,才能刺激到他们的消费需求
“如何正确种草”“如何将用户本不需要的东西推销出去”是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些创作者在此方面已经初见成效,B研究所由一家大型供货商代发商品,使其获得比其他商家更低的价格
“无库存、不压货”的模式拆分了这部分成本,从本质上将自身转换为电商的流量渠道,从中分取利润
它适合注重品牌符号的受众,想必一条的用户也会认为价格包含了选品的审美,这也是一种价值所在
品牌IP的周边可以参考这个玩法,用户可以因为身份认同而接受更高的价格
▲《嘻咦啊看》周边与供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强化自身的品牌效应来降低品控和SKU管理的成本,根据反馈积极调整品牌侧重点及选品,是供应链方面可以给到的支持